学界概览

学界动态
所在位置: 首页 » 学界概览 » 学界动态

立足创新 提高质量 大力提高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

时间:2006-11-10

  我们这次会议是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后不久召开的。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决定》指出:"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毫无疑问,哲学社会科学是文化建设的深厚基础和持久动力。在这个时候我们召开这个会议,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加深对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意义的认识,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具有特殊的意义。
  哲学社会科学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自然科学是探索自然世界奥秘、揭示其运动规律的科学;哲学社会科学是探索人类世界和精神世界奥秘,揭示其运动规律的科学。不掌握自然科学,我们就会愚昧无知,不掌握哲学社会科学,我们就会迷失意义和方向。所以说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繁荣发展的哲学社会科学,就没有文化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就没有真正强大的国家。
  我党历来十分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2001年至2002年间,江泽民同志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连续三次发表了关于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四个同样重要"、"两个不可替代"的重要命题。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多次就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发表重要讲话。2004年5月2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同志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况和文明素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离不开自然科学的繁荣发展,也离不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胡锦涛同志指出,紧密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创新,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哲学社会科学界要切实担负起自己的历史责任,瞄准学术发展前沿,打开认识视野,拓展思维空间,既立足当代又继承传统,既立足本国又学习外国,大力推进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大家知道,今年7月,教育部召开了2006年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主要是部属高校和省教育厅的同志,会上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意见》,周济同志做了《以当代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的重要讲话。会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立足创新,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从重数量增长向重质量提升转变的要求。我们这次会议的主题就是进一步贯彻今年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创新,提高质量,努力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下面,我想结合地方高校的情况,谈四点意见。  
  一、发扬成绩,总结经验,大力提高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
  "十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取得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工作蓬勃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的时期。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鼓舞下,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若干意见》的指导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地方高校乘势而起,抢抓机遇,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措施,极大地促进了本地、本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十五"期间,地方高校承接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6.4万多项,占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研项目总数的66%;出版了学术著作2.6万部,发表研究论文74万篇,许多研究成果都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在已经公示的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拟获奖名单中,共有67所地方高校获得101项优秀成果奖。在过去的5年中,在广大科研工作者共同努力下,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取得显著成绩。
  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要贡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关系我国长治久安的生命工程、奠基工程。地方高校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自觉投身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之中。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围绕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创新体系等研究,在"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研究"、"马克思主义及其东方理论研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地方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还围绕一些重大理论问题深入钻研,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西北大学的《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苏州大学的《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黑龙江大学的《唯物主义的社会主义内蕴》,江西师范大学的《邓小平德育思想研究》,南昌大学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唯物史观》,西藏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教育概论》等,都是这些成果中的代表。
  扎实进行基础研究,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十五"期间,地方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在基础文献与历史文化研究方面,出版了一批有重要价值的学术力作。大型系列文献丛书《中国藏西夏文献》是继《俄藏黑水城文献》之后,西夏文献整理出版的又一重大成就,在整个西夏学研究中,具有填补空白的重大学术意义。福建师范大学等单位斥百万巨资精心编辑出版的百卷《台湾文献汇刊》,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为揭示台湾历史发展变迁,揭示两岸不可分割的文化渊源关系,提供了最原始、最有力的证据。
  在人文社会科学相关理论研究方面,地方高校围绕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潜心研究,取得了一批有重要价值的成果。首都师范大学的《20世纪的历史巨变》,天津师范大学的《西方政治思想史》,山西大学的《科学技术哲学文库》等,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强化应用研究,为国家特别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十五"期间,地方高校广大科研人员密切关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各自实际,自觉地把应用对策研究与服务社会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应用于党和政府的各项决策中,应用于解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突出问题中。5年来,共提交咨询报告近3.7万份,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重庆工商大学的规划报告《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科技规划的研究编制》,西北师范大学的《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稳定地缘安全问题研究》,陕西理工学院的《"十一五"中国西部农村"教育反贫困"战略研究》,西北大学的《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都对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咨询、指导作用。特别是云南大学的《中国石油安全研究》,苏州大学的《江苏与台湾实现“小三通”研究报告》,上海大学的《新时期社会协调机制建设问题研究》,河南大学的《郑卞一体化研究》等,成为各地方党和政府决策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学术声誉不断提升。"十五"时期,地方高校进一步确立了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办学理念,高度重视学术交流与合作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十五"期间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参加各类国际交流活动达到6万多人次,接待国外学者4万多人次;参加国际合作项目近千项;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千余场,扩大了学术视野,提升了我国学术的国际影响。
  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搭建了有利于科研创新的研究平台。"十五"期间,各地方高校结合自身的办学传统和优势特色,积极进行哲学社会科学的管理体制改革,在构筑社科研究平台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重要成果。各地方院校打破院系和学科的界限,鼓励多学科交叉融合,整合优势研究力量,凝炼特色研究方向,相继重组和建立了一批有学术优势的重点研究机构,积极参与国家和省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目前,教育部145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有30个设立在地方高校,基地所采取的"竞争入选、定期评估、不合格淘汰、达标替补"的动态管理,以及"机构开放、人员流动、内外联合、竞争创新"的运行机制极大地推动了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示范作用下,全国已有14个省、市和自治区先后建立了249所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这些基地已经成为地方高校科研的学术高地。
  同志们,地方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可以说是取得了跨越式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地方高校广大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辛勤劳动的结果,是在克服科研工作条件有限、科研经费紧张等困难后取得的,来之不易。但是,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与高水平大学相比,地方高校由于受到地域、经济以及其他种种因素的制约,在科研竞争意识、科研环境及条件、科研经费投入、科研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等方面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的学术成果较少;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还不强;科研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科研力量较为分散;科研基础设施总量不足。我们必须发扬成绩,总结经验,锐意进取,乘势而上,大力提高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我们应有的作用,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二、围绕中心,全面参与,努力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做贡献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提出,要"努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形成全面反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材体系,形成具有时代特点、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周济部长在今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工作会议上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落实到高校,就是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高校要紧紧抓住这个核心,全面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全面推进学科建设、队伍建设。这既是我们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责任,也是我们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极好机遇。
  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根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地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围绕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围绕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建设和谐世界的主题,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理论,创造新方法;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深入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做出理论概括,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必须立足本国文化土壤,继承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同时要密切关注世界学术发展的前沿热点问题,研究国内外新的理论动态,熟悉国内外最新学术成果,掌握国内外学术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技术,积极吸收消化西方新的理论成果中有益成分,对国际最新学术问题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回应,以引领学术潮流,实现重大突破。通过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中的运用和发展,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内容创新是重点。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品质,是推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不断深化的动力,是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的决定性因素。大力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是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的内在要求,也是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必要保证。
  内容创新的根本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贯穿到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中。一是要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学习和把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新的实践,贯彻到学科建设,并有机地融汇到哲学社会科学的教材建设中去。二是要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所贯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从事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既存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成果的著作中,也存在于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成果为指导的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中,存在于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成果为指导的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丰富成果中。积极学习、消化这些成果是我们的重要任务。三是要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所关注的重大问题。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正确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关键在人。周济部长在今年7月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抓紧抓好。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培养一批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培养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引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跨越发展的学术带头人队伍;培养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中青年学术骨干队伍;培养一批潜质突出、勤奋努力、志在学术、勇攀高峰、政治合格、为人正派的青年后备队伍;培养一批管理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科研管理队伍,努力构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体系。要大力推进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工作。全面落实中央要求,抓好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的研修工作,基础在地方、重点也在地方。各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搞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工作的精神,深刻认识研修的重大意义,高度重视地方研修工作,扎实开展、稳步推进地方研修工作。
  各高校要做好本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的全员培训,认真选拔教学科研骨干参加研修;要充分发挥研修学员的积极作用,努力将学员的研修成果贯穿于教学科研工作中,落实到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进一步扩大研修的成果,发挥研修的辐射作用;要学习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的成功经验和办班模式,结合学校的实际,做好全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的培训工作,力争在几年之内,把学校教学科研骨干轮训一遍。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科学研究是保证。科学研究是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的基础和支撑。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本身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是理论创新、体系创新的过程。没有深入的科学研究,理论的创新、质量的突破、水平的提升就无从谈起;教材研究同样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的教材就是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没有深入的教材研发,就不能吸引高水平的研究者参加编写教材,就不能把最新的创新内容融入教材。
  科学研究要与学科建设、教材建设、课堂教学相互结合,相互促进。通过科学研究解答学科建设中的难点、教学上的疑点和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将理论创新的成果、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运用到学科建设、课堂教学、教材编写中去。各高校要紧密结合本地区、本校实际,加强传统优势学科,扶持交叉学科,培育新兴学科,逐步形成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学科体系。同时要不断加强教材研发工作,不断提高教材编写质量,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最新成果融入到相关学科的教材中,形成充分体现当代中国最新成果的、多样性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地方高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在全国700多所本科高校中,600多所在地方;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27万人,占全国高校社科队伍总数的80%;全国2000多万大学生中,地方高校承担了80%以上的培养任务。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的工程中,地方高校的作用发挥得如何具有重大意义。各高校一定要全面参与这一工程,在参与中做贡献,在参与中求发展。首先,要积极参与中央交给的4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9本文科基础理论课教材的编写任务,积极参与150本文科主干课教材的编写;其次,要积极开发覆盖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以及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历史学、新闻学、文学、艺术、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专业的教学用书和辅助教材,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最新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运用到每门课、每个教学环节。第三,特别要强调的是,要结合本地实际、学生实际和社会发展实际,创造性地对中宣部、教育部联合编写的重点教材开展教学工作,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实效性。经典教材编写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创造性的组织好教学工作,更重要、更艰巨。再好的教材没有好的教师,没有好的教学,也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各学校要把四门政治思想理论课的教学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三、突出重点,统筹规划,促进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协调发展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地方高校要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要求,结合地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制订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准确定位、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协调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指导、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地方高校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振奋精神、锐意创新,推动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全面协调发展。
  立足地方,面向全国 立足地方,就是要根据地方高校的自身条件,面对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面向全国,就是要有全国意识、世界眼光、全球视野,在某些优势领域或特色学科敢领全国之先。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也就是服务于国家;面向全国、放眼世界,有利于更快更好地服务地方。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是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力量,是主力军,既要依托实际,服务地方,又要追赶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前沿,研究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自然环境、物质基础、资源条件、经济水平各不相同,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有许多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解决,各地政府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有着高度的期待,这是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用武之地。科学地回答现实中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问题,是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崇高责任,也是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动力源泉。要在服务地方的过程中寻求发展机遇,改善研究条件,形成学科优势,增强竞争能力。
  强化特色,整体推进 特色和整体是并行不悖的关系,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学科可以引领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而整体水平的提高,又为特色学科的保持和加强提供了保证。寻求各自的发展空间,突出重点发展方向,加强特色学科建设,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以特色谋发展,以特色创品牌,以特色立地位,才能大有所为。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一方面因地缘之利而形成,许多地方高校充分关注地方、贴近实际选择课题开展研究,构建了以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特色学科和特色研究方向,如苏州大学的环太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云南大学的多民族文化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的少数民族教育研究、河南大学的黄河文明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的齐鲁文化研究、深圳大学的特区研究等,这些研究以其鲜明的独特性和历史的深厚感,产生了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一些地方高校通过发挥本校研究优势,建立起特色学科平台,如安徽大学的徽学、内蒙古大学的蒙古学、首都师范大学的书法艺术、湖南师范大学的伦理学、南京师范大学的道德教育等。这些地方高校的优势特色学科,都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形成了相关学科群和一批知名的学科带头人,大大提高了学校的声誉和地位。
  地方高校要进一步科学规划,凝聚学术力量,集中优质资源,进行重点建设,使特色更特,优势更优,达到由"特"向"强"的提升;同时要统筹协调,正确处理好发展特色与整体提高的关系,不满足于一枝独放,以特色为引擎,突破薄弱环节,扩大新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推进。
  加强基础,突出应用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很多革命性重大科研成果都是从基础研究开始的。"基础研究体现人类思想文化的深厚积累和哲学社会科学的长远价值,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源头活水,是推动理论创新的引擎动力。科学研究的发展史表明,真正产生深远影响的是基础研究,每一次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都极大地推动应用研究,推动科学对社会贡献率的提高。当然,基础研究的根本目标在于应用,基础研究的价值实现在于应用;只有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接受检验,才能去伪存真、去粗存精,证明真理。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有许多理论问题需要解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最大的困惑是基础理论研究难以取得重大突破。基础研究、理论研究力量雄厚是高校的优势之所在。把基础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以应用对策研究促进基础研究,以基础研究带动应用对策研究,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地方高校在基础研究方面积累了较强的实力,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这一优势应当得到进一步加强。今后要坚持加强基础研究,坚持理论创新,不断寻求理论突破。
  哲学社会科学不仅要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能将理论研究的成果应用于具体的社会实践。近十多年来各地高校重视科研成果向应用成果的转化,在经济改革、社会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不仅呼唤基础学科探讨新理论,更要求运用理论解决实践中的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地方高校要紧密加强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联系,积极主动承担应用部门的委托研究课题,或与实际部门工作人员开展合作研究,面向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开展咨询服务,提高解决重大实践问题的综合研究能力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更好地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要围绕地方宏观经济布局、产业发展规划、运行体制改革、民主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等重要问题,开展应用对策研究,提供决策咨询,实现理论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发扬传统,着力当前 地方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历史传统。大部分文科见长的学校以传统的人文学科、基础理论研究见长,社会科学是后来慢慢发展起来的。这一传统凝聚了几代人的经验和智慧,是值得珍视的财富,为学校的再发展积聚了能量。我们要保存并发扬这一历史优势,依托传统,并以此为生长点,延伸传统学科链,带动全校哲学社会科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着力当前的社会需要,把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作为主攻方向,同样是高校的重要任务,是迫切的需要。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在2003年"七一"讲话中围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出了"14个如何",在2004年1月谈到全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提出了"10个如何",在2005年2月谈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提出了"9个如何",这些问题都是当前哲学社会科学极需深入研究的问题。《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研究、回答、解决这些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天然使命。地方高校在这其中必须大有所为,也一定能够大有所为。
  科教并重,相互促进 高校的中心工作是教书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科研与教学结合是大学最显著的特点,也是大学区别于科研机构的特征。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条件和保障。在高等院校,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是一体两翼,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近年来高校的大规模扩招主要由地方高校承担,一批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一批本科院校升格为大学,提高质量是当前高校的突出任务。将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教师水平,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学生水平,提高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是摆在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面前的迫切任务。地方高校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学研究为基础,把教学与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教学科研一体化,努力探索科研与教学的结合点,围绕教学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学,形成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教学与科研相长的良好局面。要防止出现科研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鼓励广大教师围绕教学中提出的新课题开展理论研究,推进科研成果向教材的转化、向课堂的转化、向教学的转化,在教学和科研的结合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主要职能之一,科研与教学是实现这一职能的主要途径。科研与教学结合是大学科学研究最显著的特点,也是大学区别于科研机构的特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始终不渝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要求,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功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要大力加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工作,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用优秀的文化培育大学生,用高尚的精神塑造大学生,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把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提高思想政治素养结合起来;要紧紧围绕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好解疑释惑、统一思想的工作,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坚定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四、加强领导,改进管理,把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推上一个新台阶
  哲学社会科学是伟大的事业,是人类文明的精神动力,进一步繁荣发展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更是高校的基本支撑。加快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是高校的基本任务,也是学校领导的基本职责。
  切实提高认识 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观念是先导。能否切实落实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四个同样重要",关键在于是否真正认识到哲学社会科学对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是否真正认识到哲学社会科学对"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重要作用。一所文科不发展、文科研究受不到足够重视的学校,要成为一所高质量的学校是不可能的。要彻底改变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讨论起来重要、投入的时候次要的现象。不管是以文科为优势和特色的学校,还是以理工科为优势和特色的学校,都要真正认识到这一点,首先是学校领导要加深认识,切实从政策、经费、体制、机制上保证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四个同样重要"落到实处。
  加强制度建设 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制度是关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指出:"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形成既能把握正确方向,又有利于激发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活力的引导机制;形成既能有效整合资源,又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的调控机制。要深化哲学社会科学各单位的内部改革,转变管理方式,增强活力,壮大实力,形成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强的运行机制。"我们要按照统一领导、统筹兼顾、分层管理、整体推进的原则,形成领导有力、机构独立、责任明确、管理到位的领导体制。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学校党政领导班子要定期召开专门会议,研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大计;要制订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明确目标、合理布局,分步实施。要采取有力的组织措施,确保管理到位。
  各高校都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独立的哲学社会科学管理机构,并且做到满编、满员、满工作量,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供有力的保证。哲学社会科学管理机构要朝着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的方向努力,做到以管理引领正确的科研方向,以管理调动研究人员的积极性,以管理促进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产生。
  改进科研管理 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管理是保证。科研管理是建立秩序、激活机制、提高效率的手段。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可以优化配置、激励热情、提高科研效率和效益,可以提供正确的导向、科学的评价、必要的监控和良性竞争的环境;反之,滞后的科研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则会干扰和制约科研的发展,阻碍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地方高校要转变科研管理模式,引导科研工作从数量的扩张转向质量的提高。要不断创新管理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形成质量导向明确、评估监督有力、成果转化迅速、组织运行高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机制。要创新科研组织形式。完善以项目为纽带、以课题负责人为龙头、人才组合灵活、有利于激发科研人员创造性的研究组织形式。要建立资源共享机制。突破阻碍研究人员有机组合和资源共享的学科壁垒、院系壁垒、学校壁垒和区域壁垒,鼓励跨学科、跨院系、跨学校、跨地区组合研究力量,形成资源优化共享、学科相互支撑的平台建设集聚效应。要构筑产学研一体化的科研体系。要根据自己的优势,瞄准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确定研究方向,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的有机统一。
  要改进评价方法,强化质量标准,形成正确激励导向。要建立鼓励高质量成果的评价体系,特别强调研究的创新性,把是否发现新问题、挖掘新材料、采集新数据,是否提出新观点、采用新方法、构建新理论,作为衡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高低的主要内容。要鼓励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手段,把创新程度作为衡量科研成果质量高低的核心要素。
  增加经费投入 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经费是支撑。经费支持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条件,但由于各种原因,地方高校在基础设施、科研条件、经费投入等方面都与其所承担的科研、教学、服务社会的责任存在着很大差距。近年来,中央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在努力改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条件,加大了经费投入力度。地方高校也要努力广开渠道,争取多种经费来源,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支持,努力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和科研人员提供更好的研究条件。地方高校要根据本校的学科优势,不断增强学术竞争能力,积极承担国家和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科研项目。
  要加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费在全校科研经费中所占的比例,建立哲学社会科学投入稳步增长的保障机制,形成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经费支持体系,将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推向新的高度。
  同志们,回顾"十五",激情满怀,展望"十一五",信心倍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和崇高使命呼唤着我们每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热情和智慧,向我们提出了现实的课题,也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和宏大的舞台。让我们再接再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提高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能力和研究质量,努力迈上一个新台阶,开创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局面。
 
 
Copyright@2019 - 2022 rcpst.sx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主办 电话:0351-7010733 |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